用鲜血拯救生命 用温暖亲近学生
——记护理系母婴教研室主任张凤云老师
有人说,桃李满天下,是身为教师的荣耀。而我说,微笑着奉献,更是令人敬重的师表。医高专的校园就有这么一位老师。她的课堂幽默风趣,一点儿都不枯燥;她的空间能量满满,总是能带给学生启发;她像“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学生,她用“热心”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她总是带领大家冲在献血队伍的最前头。她,就是国家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张凤云老师。
幽默课堂 传授知识
张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一节课下来,她一定会结合实际案例让你记住该记住的重点;她会讲述她在实习时努力的故事;她会告诉你在临床工作时怎么处置疑难杂症的病人;她还会跟你分享,身为母亲在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和所作的努力。
张老师总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在课堂上,她会与同学们分享她的教子心得,会与学生分享从孩子身上学到的珍贵道理。
也许你会好奇她为何总是会有这么多生动的课堂例子。曾经在妇保院的临床工作经验便是张老师最好的积累。作为一个妇产科临床医生,在课堂上她非常注重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的讲解。她也会在课堂上提醒同学们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告诉同学们如何保护自己。每每讲到这里,她更像是温暖大家的知心姐姐。
无偿献血 拯救生命
无偿献血者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当殷红的血液流淌进患者的躯体时,那涌动着的不仅仅是希望,更是背负拯救生命的温暖与爱心。第一次参与献血是在1998年,缘于单位组织的活动。慢慢地,张老师成了省血液中心的常客,现已累计献血56次,是3个成人血量的总和。今年的母亲节,张老师特别开心,因为又一次顺利通过了血液检测,成功捐献了成分血。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理念,相较于献全血过程更复杂,要求更严格。张老师却是乐在其中,现在都坚持每月捐献一次成分血。她说,这样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够带给病人更多生的希望,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她不仅仅只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还是这一善举的引领者。课堂内外,张老师总是乐于跟学生们分享献血的好处,鼓励他们去奉献自己的爱心。她说,看似渺小的献血能让徘徊在死亡线上的生命重获新生,这是护生们必须知道并且能够努力去践行的。所以,她总是热心地张罗,帮忙联系,帮忙招募,带领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在校期间,张老师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前往血液中心捐献全血和成分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护生们不仅从张老师的课上学习到妇产科知识,更重要地是从她身上学到了做人的优秀品质——无私奉献。再没有什么比为学生树立榜样来得更加光荣。
共同约定 回忆往昔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在医高专工作的14年里,张老师当过四届班主任。学生在校时,她细细叮嘱处处关心;学生毕业后,她与所有学生都成了朋友。张老师说,她一直都与所带的学生保持着联系,还经常一起参加聚会。她与她的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到年底,同学们就会给张老师发送那些得以记录这一年经历的照片,汇报一年来的成长与收获。
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张老师的幸福来自她对岗位的热爱,来自她对学生的关心,更来自于她真诚又无私的奉献。
身为世范,学为人师。用来形容张老师在所不过。张凤云老师带领她的学生在平凡中创造了伟大,在奉献中谱写了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