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医学工程(四年制本) 浙江省首个智能方向的医学类本科专业/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神经系统疾病) 就业面向 ★未来健康产业:毕业生可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研发、脑电信号解码与意图理解算法开发、人机融合神经康复装备研制、神经调控与意识交互系统设计等与未来技术相关的工作。 ★医学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可从事医疗机器人开发、智能药物研发、AI辅助药物设计、基因测序数据分析、病理AI诊断、多组学融合可穿戴监测设备研制、智能健康设备及算法开发、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研发等岗位。 ★三级甲等医院:可从事医疗大数据平台构建优化、智慧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医学影像AI系统架构设计等岗位的工作。 ★公共卫生机构:可从事公共卫生数据分析、流行病学建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能预警与决策支持、卫生政策循证研究与效果评估等专业技术工作。 ★本、硕、博贯通式升学路径:可继续攻读医学技术(智能医学方向)硕士学位,优秀硕士生可推荐至葡萄牙埃武拉大学(与杭州医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智能医学方向)博士学位。 专业特色与亮点 ★智能医学工程是医、理、工交叉融合的学科,培养医工融合实战人才和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作为新兴医工融合专业,专业竞争压力小,就业前景光明。 ★作为浙江省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该专业依托“智能医学+”交叉学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神经系统疾病)建设,学科带头人为信息工程学院李凯教授。 ★专业建设紧密对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聚焦与未来技术相关的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具身智能等医工交叉前沿领域,专注于“智能医学+”交叉实战型人才培养。 ★依托校脑认知与疾病数字医疗器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构建“高校+平台+头部企业+产业链”贯通体系,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的医工融合实战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近年来该专业在脑部重大疾病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研发等领域居全省前列,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数字生物标志物研发居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被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专业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组建了由10余名专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2人担任省级学会二级分会主任委员。团队创新成果入选浙江省"2025智创未来"跨年科技直播项目,获浙江卫视、光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交叉实战人才培养载体:建有省内首个用于“智能医学+”领域的医工交叉创新平台—智能医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并与浙江省脑机接口、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联合创建校企协同育人“卓越班”。 ★省级科技载体:依托脑认知与疾病数字医疗器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构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与前沿医学技术》创新型微专业体系。 ★医工交叉研究合作:近年来围绕脑重大疾病智能诊疗等前沿领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早稻田大学、澳门大学等知名机构建立了深度科研合作关系。 |